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确
释义
陈确
陈确1604—1677  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道永,字非玄,后改名确,字乾初。浙江海宁人。与黄宗羲同受学于刘宗周。明亡后,隐居著述。晚岁得拘挛疾,病困十余年而卒。一生激烈批判宋明理学和佛教。揭露《大学》非圣贤之书。批判《大学》“知止于至善”的观点,认为没有绝对不变的所谓“至善”标准。反对朱熹所谓“一旦豁然贯通”的观点。肯定知行不可分离,“不知必不可为行,而不行必不可为知,知行何能分得?”要求“学者用功,知行并进,故知无穷,行亦无穷,行无穷,知愈无穷”。而“《大学》言知不言行,必为禅学无疑”。肯定人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积习,主张“气”、“才”、“性”三者不能分立。否定宋儒关于“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天理”和“人欲”对立之说。指出人的生性与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性不全于教,则性鲜不失矣;教不本于性,则教鲜不伪矣。”反对禁欲思想,指出佛教所谓“度尽众生”的实质,不过是要“灭绝众生”。著作有《大学辨》、《葬书》、《瞽言》和诗文集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陈确1604—1677  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道永,字非玄,后改名确,字乾初。浙江海宁人。与黄宗羲同受学于刘宗周。明亡后,隐居著述。晚岁得拘挛疾,病困十余年而卒。一生激烈批判宋明理学和佛教。揭露《大学》非圣贤之书。批判了《大学》中“知止于至善”的观点,认为没有绝对不变的所谓“至善”标准。反对朱熹所谓“一旦豁然贯通”的观点。肯定人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积习,主张“气”“才”“性”三者不能分立。否定宋儒关于“天地之性”(或“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天理”和“人欲”对立的说教。反对禁欲思想,指出佛教所谓“度尽众生”的实质,不过是要“灭绝众生”。著作有《大学辨》《葬书》《瞽言》和诗文集等。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