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髭蟾(
Vibrissaphora liui)
亦称“角怪”。两栖纲,角蟾科。体长7~8厘米,体背红棕色,散有深色斑点。腹较浅淡,密布白色小点。皮肤有网状肤棱。鼓膜不显。眼球上半浅绿色,下半深棕色。无锄骨齿。体宽扁,前肢长超过体长之半。繁殖季节雄蟾前臂变粗,上颚左右各长出1~3枚锥形角质黑刺,雌蟾在相应部位长出米黄色斑点。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成体营陆栖生活,白天隐伏在土穴或草丛中,夜出捕食昆虫。繁殖期短,在浙江每年立冬前后集中到溪边鸣叫产卵,小雪后鸣叫停止。卵块黏在浸水石块底壁上。蝌蚪生长缓慢,需经2~3个冬季才能变态成幼蟾。中国特有,分布于福建、浙江、广西、湖南、广东、江西。出处:生命科学卷 • 动物部分 • 脊椎动物 • 两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