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克劳修斯-莫索缔方程
释义
克劳修斯-莫索缔方程
克劳修斯-莫索缔方程  反映分子的极化性α与介电常数ε的关系的方程式。可写成:α=(3/4πN)/[(ε-1)/(ε-2)],其中N是每单位体积的分子数。该方程在微观量(极化性)和宏观量(介电常数)之间建立起联系。1850年由意大利物理学家莫索缔(OttavianoFabrizio Mossotti,1791—1863)提出,1879年又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1822—1888)加以完善。对气体适用性良好;介电常数较大时,对液体和固体仅近似成立。该方程可更改为极化性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此时称“洛伦兹-洛伦茨方程”。
出处:材料科学卷 • 总类 • 材料性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