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hānɡ • 汤
词条 | 汤 |
释义 | 汤 汤〔湯〕(shānɡ) 见“汤汤”。 另见tānɡ,tànɡ,yánɡ。 出处:语词卷 • S • shānɡ • 汤 汤〔湯〕(tānɡ) ❶热水。如:赴汤蹈火。《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又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如:汤山。参见“汤泉”、“汤池 ❷”。 ❷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如:米汤;参汤。亦指水多菜少的菜肴。如:一菜一汤。王建《新嫁娘》词:“洗手作羹汤。” ❸中药的汤剂。如:二陈汤;柴胡汤。《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❹当;冲冒。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 ❺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或称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朝的建立者。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南)。原为商族领袖,与有莘氏通婚,任用伊尹执政,积聚力量,准备灭夏。陆续攻灭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北),夏的联盟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国,经十一次出征,成为当时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 ❻姓。 另见shānɡ,tànɡ,yánɡ。 出处:语词卷 • T • tānɡ • 汤 汤〔湯〕(tànɡ) ❶通“烫”。《山海经·西山经》:“汤其酒百樽。”郭璞注:“温酒令热。” ❷游荡。《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❸触;碰。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着你三千里外该流递。” 另见shānɡ,tānɡ,yánɡ。 出处:语词卷 • T • tànɡ • 汤 汤〔湯〕(yánɡ) 见“汤谷”。 另见shānɡ,tānɡ,tànɡ。 出处:语词卷 • Y • yánɡ • 汤 汤 亦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代建立者。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东南)。原为商族领袖,与有莘氏通婚,任用伊尹执政,积聚力量,准备灭夏。陆续攻灭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夏的联盟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山东鄄城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国,经十一次出征,成为当时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商 汤 亦称“商汤”、“成汤”。商朝开国之君,军事统帅。名履。初为商族首领,臣服于夏朝。约公元前16世纪,修政和民,争取与国,形成“诸侯皆归汤”的政治局面。率军击灭葛、韦、顾、昆吾等夏属国。尔后乘夏桀孤立无援之际,统兵攻夏,在鸣条(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东)击败夏朝,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东南),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深有谋略的开国之君。灭夏后在位13年而卒。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