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陶弘景
释义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从陆修静弟子孙遊嶽学道,后隐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宗。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较深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七百三十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卒谥“贞白先生”。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人 物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从陆修静弟子孙游岳学道,后隐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派。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较深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七百三十种。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医史文献学 • 医林人物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从陆修静弟子孙游岳学道,后隐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派。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较深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