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zhōu  ❶水中高出水面的陆地。《说文·川部》:“水中可居曰州……《诗》曰:‘在河之州。’”今亦作“洲”。
  ❷地方行政区划名。中国秦汉前有“九州”说及“十二州”说,皆为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刺史部,置刺史,巡视境内。东汉为十三州,末年始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历魏晋南北朝不改。初废郡存州,旋改州为郡。复改郡为州。属于路,属于路或府,明清时属于府,其不属于府而属于省的,则称为直隶州。今在苗族、布依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白族等地区亦设置自治州。
  ❸古代民户编制,五党为州,计二千五百家。见《周礼·地官·大司徒》。
  ❹聚。《国语·齐语》:“群萃而州处。”
  ❺古国名。(1)姓。建都淳于(今山东安丘市东北)。春秋初年为所并,为都。(2)姓。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春秋时为所灭。
  ❻姓。春秋时有州绰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u • 州
  古国名。(1)姜姓。建都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春秋初年为杞所并,为杞都。(2)偃姓。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春秋时为楚所灭。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部落、古国、朝代
  古国名。(1) 姜姓。建都淳于(今山东安丘市东北)。春秋初年为杞所并,为杞都。(2) 偃姓。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春秋时为楚所灭。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地 名 • 城国、部落
  地方行政区划名。中国秦、汉前有“九州”说及“十二州”说,皆为传说中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京师附近地区外分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刺史部,置刺史,巡视境内。东汉为十三州,末年始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历魏晋、南北朝不改。隋初废郡存州,旋改州为郡。唐复改郡为州。宋属于路,元属于路或府,明、清时属于府,其不属于府而属于省的,则称为直隶州。今在苗族、布依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白族等地区亦设置自治州。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一般名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