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材料科学卷 • 总类 • 材料科学基础
词条 | 位错增殖机制 |
释义 | 位错增殖机制 位错增殖机制 晶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一方面在不断消失位错,但另一方面则会大大增加位错数量的机制。经剧烈塑性变形后的金属晶体,位错密度可增加4~5个数量级。主要有以下三种:(1) L形位错增殖机制和弗兰克-里德(简称F-R)源,前者的特点是各段不在同一个滑移面上,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的U形位错增殖机制;二是多次交滑移增殖机制,螺位错经双交滑移后可形成刃型割阶,它不在原位错的滑移面上,不仅不能随原位错线一起向前运动,还对原位错产生“钉扎”作用,使原位错在滑移面上滑移时成为一个F-R源;三是基于位错攀移的增殖机制,即在晶体中存在过饱和空位的情况下,通过刃型位错或混合位错的刃型分量的攀移使位错增殖。 出处:材料科学卷 • 总类 • 材料科学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