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词条 | 工业区位论 |
释义 | 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首次提出。1909年他在《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一书中提出,工业区位主要取决于原料与产品的运费、劳动力成本和集聚指向三个因素,尤以运输费用最重要,认为工业企业应按照生产成本最低的原则定点,即以获得最大利益的场所为最佳区位。据此建立适于各工业部门的理想模型来阐明工业分布规律。近百年来,西方经济学家从多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如进行多因素的对比分析和动态研究。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工业区位论 研究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通常以一定的经济目标(如最低生产成本或最大利润)为出发点,研究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空间位置的影响以及工业区位选择的规律。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创建。其主要论点是,工业区位决定于原料与产品的运输费用、劳动力费和集聚力三个因素,尤以运输费用最重要,认为工业企业应按照生产成本最低的原则定点,即以获得最大利益的场所为最佳区位。据此建立适于各工业部门的理想模型来阐明工业企业分布规律。 出处:经济卷 • 区域经济学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位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