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词条 | 工具理性 |
释义 | 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 亦称“目的工具(手段)理性”。德国M.韦伯研究社会形态属性的用语。认为随着市场交换成为一种习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从事有目的和合理的活动。社会按照合理的模型来安排,每件东西都以可以计算的理性方式发生作用,世界变得日益清醒,这种理性渗透到社会组织中,改变了社会制度,推动了社会发展。因此,无论资本主义对人造成多大的损害,工具理性都应理解为社会理性化的一个必然内容。但同时他认为,这种理性的发展建造了一个“铁笼”,把人困于其中,人类的发展前途是令人悲观的。该理论遭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和改造,霍克海默、阿多诺等学者认为,工具理性对自然界起到了技术控制的作用,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退化为“极权主义理性”,成为维护现存秩序、操纵大众意识形态的工具。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