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肠〔腸、膓〕cháng  ❶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管道的下(后)部分。头端接胃的幽门,末端开口于肛门。盘曲于腹腔内。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❷内心。《梁书·伏挺传》:“娱肠悦耳。”
  ❸用肠衣塞肉、鱼等制成的食品。如:腊肠;香肠;鱼肠。
出处:语词卷 • C • cháng • 肠
  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管下(后)段的总称。上(前)接胃的幽门,下(后)通肛门(或泄殖腔),盘曲于腹腔内,长短和分化程度因动物种类而异。一般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从幽门至盲肠的一段为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的管径较小而均匀,其黏膜除有丰富的肠腺分泌肠液外,还有很多环状皱襞和细微的绒毛。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最重要部分。从盲肠到肛门(或泄殖腔)的一段为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大肠是吸收水分和消化后残渣的暂时贮存所。肠同腹背侧壁的联系,各段不同,或直接固定于腹背侧壁,如十二指肠;或通过腹膜皱襞(称“肠系膜”)同腹背侧壁联系。在无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种类也具有肠,但形态和构造比较简单;也有些种类则肠与胃区别不明显,特称胃肠。
出处:生命科学卷 • 动物部分 • 脊椎动物与人体解剖名词
  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管道的下(后)部分。头端接胃的幽门,末端开口于肛门。盘曲于腹腔内。成年人的肠长约7米。分为:(1)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从幽门至盲肠的一段(5米多长),管径较小而均匀,其黏膜除有很丰富的肠腺分泌肠液外,还形成很多的环状皱襞和小突起(绒毛),以扩大吸收营养的面积。(2)大肠(又分盲肠、结肠和直肠)。从盲肠到肛门的一段(约1.4米长),其黏膜结构比小肠简单,主要有分泌黏液、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的功能。肠管与腹后壁的联系各段不同:有直接相贴而固定于腹后壁的十二指肠;也有经腹膜皱襞(即肠系膜)与腹后壁相连。肠系膜的长短决定肠曲移动性的大小。在无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种类也具有肠,但形态和结构比较简单;也有些种类则肠同胃区别不明显,特称“胃肠”。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人体解剖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