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课程论
词条 | 隐性课程 |
释义 |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亦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课程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即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它与显性课程之间的区别,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等特点。学校里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 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选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3) 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课程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