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社团、组织
词条 | 工读互助团 |
释义 | 工读互助团 工读互助团 五四运动时期的进步社团。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受空想社会主义的新村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以及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工读主义”或“工学主义”的思想。1919年底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適、王光祈等17人发起成立北京工读互助团。以“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为宗旨。认为通过工读互助,可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同年12月,赵世炎等创办了《工读》半月刊,宣传工读主义。1920年1月,谌笃志等在天津成立工读印刷社。2月,恽代英等成立武昌工学互助团。6月,袁时达等在上海成立沪滨工读互助团。南京、广州、扬州等地也先后成立工读互助团。后因经费严重不足、团员之间观点严重分歧,1920年3月,北京工读互助团宣告解散,各地的工读互助团也相继解体。参见“工读主义”(442页)。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社团、组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