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zhēnɡ  ❶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见“正朔”。
  ❷古代箭靶的中心。《诗·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参见“正鹄”。引申为是非标准。《商君书·开塞》:“讼而无正,则莫得其性也。”
  ❸见“正营”。
  ❹通“征”。(1)租税。《周礼·夏官·司勋》:“惟加田无国正。”郑玄注引郑司农云:“正谓税也。”陆德明释文:“正,本亦作征。”(2)力役。《礼记·燕义》:“司马弗正。”孔颖达疏:“正,役也。”
  另见zhènɡ。
出处:语词卷 • Z • zhēnɡ • 正
zhènɡ  ❶正中;平正;不偏斜。如:正房;正方;正午。《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❷使端正。《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
  ❸正直;正当。如:正派;公正;正理。《孟子·离娄上》:“义,人之正路也。”引申为是正,纠正。如:正骨;正音;正人先正己。《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❹正定;决定;考定。《诗·大雅·文王有声》:“维龟正之,武王成之。”《周礼·天官·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
  ❺正法;治罪。《周礼·夏官·大司马》:“贼杀其亲则正之。”郑玄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
  ❻纯一不杂;纯正。如:正红;味道很正。《汉书·惠帝纪》“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鬼薪白粲,打柴舂米,是代轻微的刑罚。
  ❼合乎法度或一定标准。如:正品;正楷;正体。
  ❽作为主体的。如:正文;正餐。常与“副”相对。《隋书·经籍志一》:“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亦指一官之长。《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杜预注:“五正,五官之长。”又指嫡长。与“庶”相对。《穀梁传·隐公四年》:“诸侯与正而不与贤也。”此谓长子。《晋书·武帝纪》:“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此谓嫡妻。旧时因敬称人妻为“令正”。
  ❾与“负”相对。如:正数;正号;正项;正电;正极。
  ❿正面的。与“反”、“背”、“侧”相对。《红楼梦》第十二回:“从搭连中取出个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
  ⓫恰好;偏偏。如:正中下怀。《后汉书·刘玄传》:“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⓬方;刚刚。《史记·五帝本纪》:“我思,正郁陶。”
  ⓭通“政”。《荀子·非相》:“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正令是也。”
  ⓮通“证”。凭证。《仪礼·士昏礼》:“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必有正焉,若衣若笄。”胡培翚正义引盛世佐云:“以物为凭曰正。”
  ⓯止;仅。《世说新语·文学》:“正当得两,入三便乱。”又《俭啬》:“郗公曰:‘汝正当欲得吾钱耳。’”
  ⓰纵使;即使。《汉书·终军传》:“且盐铁郡有馀藏,正二国废,国家不足以为利害。”陶潜《杂诗》:“御冬足大布,粗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⓱对;当。《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论语·阳货》:“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⓲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如:正下雨呢;我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图形的各条边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姓。代有正锦
  另见zhēnɡ。
出处:语词卷 • Z • zhènɡ • 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