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门不敬王者
释义
沙门不敬王者
沙门不敬王者  佛教典故。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沙门对帝王双手合十致敬,与中国礼制不符。到东晋、南北朝时,多次出现沙门是否应向帝王跪拜的争论。东晋咸康六年(公元340年),车骑将军庾冰提出沙门应礼敬王者,尚书令何充等认为沙门不应礼敬王者。元兴年间(402—404),太尉桓玄又提出沙门应敬王者,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表示反对,后桓玄又允许沙门不向王者敬礼。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年),下令僧侣对皇帝须行跪拜礼,不实行者予以重罚,不久因遭到激烈反对而取消。齐武帝时,僧侣见帝王无需下跪,但必须称号。隋唐时期“沙门不敬王者”之争仍有发生。唐玄宗于开元二年(714年),定令僧尼致敬父母。以后,争论逐渐平息。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历史事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