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财政税收 • 国家财政
词条 | 公共物品 |
释义 |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对。指在消费或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分为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纯公共物品,指具有纯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例如国防;混合物品,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具备或仅具备其一的物品,例如教育、卫生、公园、图书馆等。 出处:经济卷 • 财政税收 • 国家财政 公共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对。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种特性的物品。 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经济学 • 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 亦称“公共品”、“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典型例子是空气。空气是非排他性的,即使某些人为防止空气污染而付出了代价,也不可能把那些没有为此付钱的人排除在呼吸清洁空气的利益之外;空气也是非竞争性的,一个人呼吸了空气,并不导致其他人空气供给的减少。具有以上两种性质之一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但往往也归入公共物品范畴。其中,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的物品称“开放性进入资源”,如渔场。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的物品称“可收费物品”,如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 境 经 济 公共物品 释文见财政税收类。 出处:经济卷 • 微观经济学 • 市场失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