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其非是于学校
释义
公其非是于学校
公其非是于学校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的学校议政制度。是其民主政治思想的一个方面。他主张“天下之议论不可专一”(《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汰存录》),要求改变天子决定政治是非的专制主义格局。强调学校为制约皇权、监督政府的机关,“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明夷待访录·学校》)。认为君主的政见并非全部正确,不应自以为是地作出决断,而应到学校里去,让人家评定其政见的是非。以为学校不只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是关系天下盛衰的场所,在社会政治运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同上)其对学校职能的定位,已具有近代议会政治的因素。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