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公孙弘 |
释义 | 公孙弘 公孙弘(前200—前121) 西汉菑川(郡治今山东寿光南)薛人。字季。少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公羊传》。以贤良文学对策为博士。以熟习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受命与太常孔臧议定“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成为制度。遂使博士官从备顾问转而为以教授为主,设博士弟子亦标志太学设立。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公孙弘(前200—前121) 西汉菑川(郡治今山东寿光南)薛人。字季。少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以熟习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人 物 公孙弘(前200—前121) 西汉菑川薛(今山东滕州南)人,字季,一字次卿。少为狱吏。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始学《春秋》杂说。武帝初以贤良为博士。因使匈奴失旨,称病免归。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复以贤良对策,擢为第一,拜博士,待诏金马门。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以此得武帝赏识,一岁中官至左内史。迁御史大夫。元朔五年(前124年)为丞相,封平津侯,汉代丞相封侯自此始。曾建议武帝为博士置弟子员,拔擢儒生充任官吏。自奉甚俭,俸禄皆以给故人宾客,家无余财。然性外宽内忌,睚眦必报。年八十终丞相位。《汉书·艺文志》儒家有《公孙弘》十篇,今佚。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秦、秦汉之际、西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