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货币与金融
词条 | 公廨钱 |
释义 | 公廨钱 公廨钱 隋唐的官营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隋初发给京官及诸州公廨钱,“回易生利,以给公用”(《隋书·食货志》)。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曾予禁止。开皇十七年仍许经商,但不得放债取利。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公廨本钱,亦称“食利本钱”、“息利本钱”、“公廨钱”。先行于京师,由诸司令史经营,称为“捉钱令史”。每人以四万至五万文为本钱,月纳息钱四千文,供官吏每月的料钱。后推行于全国,捉钱者有捉钱官和捉钱户。利率有降低趋势,到会昌元年(841年)规定为月息四分。中间曾有几次停罢,仍恢复。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货币与金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