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哈教
释义
巴哈教
巴哈教Bahā'ī Faith  亦译“巴哈伊”、“大同教”、“博爱社”、“巴哈社团”。亦称“巴哈伊教”。巴哈(Bahā'ī)的原意为“光辉的”、“荣耀的”。系由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异端”派别——巴布教派分化而出的教派。1863年4月,巴哈欧拉宣称受命为使者,正式脱离巴布教派,形成巴哈教派。1891年巴哈欧拉指定长子阿布杜·巴哈为其思想和著作的阐释者。1911—1913年间阿布杜·巴哈应欧美各地巴哈社团之邀,赴各国传播巴哈教义,在欧美和澳大利亚发展大批信徒,经过他和他的长女之子沙基·爱芬迪的宣教活动,终于使巴哈教派演化为独立的世界性宗教,通称“巴哈教”。巴哈欧拉制订的12条原则系该教的基本教义和社会主张。包括信仰“上帝独一”、“宗教一源”、“人类一体”,世界各大宗教的使者均为上帝于不同时期派遣人间传播宗教使命的“圣显”,主张男女平等、消除一切偏见、普及教育、忠于政府、使用世界语言、独立研究真理、解决经济问题(消除贫富差别)、建立社会正义等。系“无教士的宗教”。教徒祈祷前举行洗沐仪式。基本宗教礼仪有义务祈祷、斋戒、朝圣和胡库古拉(即缴纳所得税)。主张视工作为崇拜,教徒应传播上帝事业,禁戒烟酒、偷盗、通奸、谋杀、多妻,不参与政治活动,并应遵循圣日的有关活动。仿效巴布教派的有关教历(每年分为19个月,每月19日的年历),并奉巴布的《默示录》为神圣经典;同时奉巴哈欧拉的有关著作《隐言经》等为神圣经典。20世纪20年代,该教教义及有关著作,经由北洋政府驻伦敦总领事曹云祥介绍到中国。据称有信徒500多万,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央教会——世界正义院院址在海法(Haifa,今属以色列)。其国际社团被联合国委任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咨询机构。
出处:宗教卷 • 新兴宗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