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尔·科赫巴起义
释义
巴尔·科赫巴起义
巴尔·科赫巴起义  公元132—135年犹太人最后一次大起义。由巴尔·科赫巴领导,故称。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Hadrianus,117—138年在位)于130年到达巴勒斯坦,企图用强制同化的办法解决犹太问题。131年禁止犹太人行割礼,计划在耶路撒冷圣殿废墟建丘必特神庙,激起犹太人大起义。领导人巴尔·科赫巴(Bar Kokhba),意为“星辰之子”,原名巴尔·科西巴,并被称为“救世主”、“全以色列的首脑”。起义军迅即占领耶路撒冷,建立起义政权,发行货币,颁布法令。哈德良调6个军团前往耶路撒冷镇压,约在135年夏天攻陷耶路撒冷,起义失败。罗马军队实行报复镇压,传曾毁灭数十个要塞城镇、近千个村庄,杀死百姓50余万,犹太民族先祖所罗门的墓地也遭破坏。幸存的犹太人被贩卖为奴或被强制离开家乡移居外地。罗马规定除每年一次之外,禁止犹太人进入耶路撒冷城。从此犹太人向世界各地流散,进入犹太史的流散时期(Diaspora)。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