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事件 • 运动
词条 | 六三运动 |
释义 | 六三运动 六三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政治罢工形式进行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个新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爆发后,北洋政府为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于6月1日发布了两道命令,褒扬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和取缔学生一切爱国运动。北京学生联合会作出决定:自6月3日起,每校派百人恢复演讲,如遭逮捕,次日加倍坚持到底。3日,北京20余校2 000多名学生分成10人一组上街演讲,遭军警镇压拘捕。4日已有近千人被捕,激起全国各界人民的极大愤怒。6月5日,上海工人和商界首先举行罢工和罢市。上海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厂和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以及码头工人、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接着各行业工人也相继罢工。10日,罢工达到高潮,人数达六七万,使上海生产瘫痪、商业停顿、交通断绝。斗争很快扩展到唐山、长辛店、南京、天津、广州、武汉、九江、济南等20多个省市的100多个城市,五四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从以学生为主力军发展到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性的社会革命运动,运动中心也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撤销了曹汝霖等三人的职务。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六三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事件 • 运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