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词条 | 巴赫金 |
释义 | 巴赫金 巴赫金(Mихаил M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н,1895—1975) 苏联文学理论家。毕业于彼得格勒大学语文系。1920年起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1929年发表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在小说的叙述形式上创造了一个本质上全新的样式,即“复调小说”,同时还提出了“对话”理论和“狂欢化”诗学,引起文学理论界的注意。其他论著有《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н,1895—1975) 苏联文学理论家,苏联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彼得格勒大学语文系。1920年起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1929年发表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的叙述形式上创造了一个本质上全新的样式,即“复调小说”。这一理论曾引起争论,为各国文学理论家注意,并对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都有巨大影响。其他论著有《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 《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文化 • 文化事业 • 人物与著作 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н,1895—1975) 苏联文学理论家。毕业于彼得格勒大学。1920年起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1929年发表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的叙述形式上创造了一个本质上全新的样式,即“复调小说”。这一理论曾引起争论,并遭到批判,但越来越受到各国文学理论家注意。1929年“肃反”时被捕,1930—1936年被流放。后任教师。其他论著有《关于行为哲学》《审美活动的作者与主人公》《语言艺术创作中的内容、材料和形式问题》《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俄 罗 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