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词条 | 胡鄂公 |
释义 | 胡鄂公 胡鄂公(1884—1951) 湖北江陵人,字新三,号南湖。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郝穴预备中学堂肄业,与宁敦武等组织辅仁社。1908年赴北京,入江汉学堂。次年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筹备组织共和会。1911年入江西高等农业学堂,与邝摩汉等成立共和会江西分会。10月武昌起义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任高等侦探科科长,兼摄军法科长及鄂军水陆总指挥。不久辞职,被派为鄂军政府全权代表,赴天津、北京,加入京津同盟会,任军事部部员。滦州起义失败后,联合北方革命团体在天津组成“北方革命协会”,自任会长。1912年4月加入共和党,同时在天津创办《大中华日报》反对袁世凯。1913年4月被选为国会议员,5月与张伯烈等组织新共和党。1921年,与熊得山等联络湖北青年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发行《今日》杂志。次年12月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1924年7月13日联合参众两院议员一百五十余人发起“反对帝国主义大同盟”,创刊《反帝国主义运动》旬刊,进行反帝与要求废约运动。抗日战争中,经南京国民政府允许,同日本陆海军方面进行谈判,至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止。抗日战争后,在上海复刊《时事新报》,任发行人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去台湾。著有《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等。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