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L • liù • 六
词条 | 六部 |
释义 | 六部 六部(liù bù) 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宋因袭,元隶属中书省,明始独立,沿至清末。 出处:语词卷 • L • liù • 六 六部 隋、唐以后中央行政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各部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中唐至五代,六部形同虚设。北宋前期,六部所掌事务甚少,各部正官除特旨供职外,余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复行其本职。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时废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高。清末逐渐添设新部,六部之名遂废。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六部 隋唐后中央行政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秦汉时中央行政机构为九卿,魏晋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组成部分,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六部职能明确,分工合理,提高了行政效率,是我国行政史上一大进步,后世相沿不改,以为定制。元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废中书省,设内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行新政改官制,六部之名遂废。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六部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名。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逐渐添设新的部,六部之名遂废。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