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奥地利
词条 | 布伦坦诺 |
释义 | 布伦坦诺 布伦坦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 德裔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1864年受天主教神职。曾任符兹堡大学教授。1873年因不接受“教皇无谬说”而辞去神职与教职,次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在哲学上,提倡“回到亚里士多德去”,认为有非物质的个人灵魂存在。在心理学上,强调精神过程就是动作,并认为动作随情感而发生。心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在于它们具有“意向性”,即意识对某种东西的指向性,心理现象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主要著作有《亚里士多德和他的世界观》《从经验角度看心理学》《心理现象的分类》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奥地利 布伦坦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 亦译“布伦塔诺”。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创始人。生于科隆的马林堡。1864年获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符兹堡大学、维也纳大学教授。主张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而不是实验法。所创立的意动心理学是第一个反对冯特心理学的流派,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也拉开了日后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对立的序幕。意动心理学直接导致了欧洲机能主义的产生,并对日后的目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1867年)、《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1874年)、《探索感官心理学》(1907年)、《论心理现象的分类》(1911年)等。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人物 布伦坦诺(Clemens Brentano,1778—1842) 德国诗人。生于意大利商人家庭。曾在哈勒大学和莱比锡大学攻读采矿学和财政管理学。后与阿尔尼姆等人共同出版浪漫派的《隐士报》。在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时期写了一系列歌颂自由和卫国战士的诗歌。晚年倾向神秘主义。是海德堡浪漫派的主要代表。曾与阿尔尼姆整理出版了德国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表现德国人的气质,影响了一代诗人。诗作名篇有《小夜曲》《摇篮曲》《重返莱茵》《罗累莱》等。还写有不少童话小说,其中《忠实的卡斯帕尔和美丽的安奈尔》充满民间风味。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