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普通心理学 • 思维
词条 | 共同因素说 |
释义 | 共同因素说 共同因素说(common factor theory) 解释概念形成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尔于1920年提出。认为概念形成是将一类事物的共同因素抽象出来并对其作出相同的反应。赫尔把概念形成看作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人与同类刺激的多次接触和反馈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具有这些共同因素的新刺激出现时,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即出现刺激的泛化。对刺激的各种因素进行辨别,将共同因素抽象出来以及泛化,就构成概念形成过程的主要内容。如,在人工概念的实验材料中,凡具有相同的偏旁部首的汉字都具有相同的读音,被试在采用配对学习法学会若干汉字以后,就能逐渐正确地读出具有同一偏旁部首的许多汉字。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共同因素说是一种联想主义的学说,用来解释概念形成显得过于简单。 出处:心理卷 • 普通心理学 • 思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