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公共管理
词条 | 法团主义 |
释义 | 法团主义 法团主义 一种将社会按行业或职业组织为不同团体来表达各自利益和对成员及其行为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形式。体现在经济、政治与社会各领域。其特征表现为:团体成员有相似的利益和社会功能;各团体作为国家的分支根据公共利益协调分配劳力与资本;经济政策由劳、资与国家三方协调产生。 出处:经济卷 • 公共管理 法团主义 亦称“社团主义”。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一种介于多元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的中间形式。强调国家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分为“国家法团主义”和“社会法团主义”。国家法团主义模式是经过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力干预而形成的,即通过种种行政化或者明文规定的方式,国家赋予某些社团以特殊的地位,社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相反,在社会法团主义模式中,某些社团享有的特殊地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竞争性淘汰过程形成的,竞争是社团的主要生存方式,并通过国家法律监管体系的认可而获得其合法性地位,这些获得国家支持或承认的竞争性社团通常拥有丰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本。国家法团主义多出现在转型社会中,尤其是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不太发达、并且实行新重商主义的国家之中,例如二战后不久的南欧、发展中的拉丁美洲国家、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转型国家中,国家法团主义通常起一种过渡性作用。通过国家自上而下强有力的干预,帮助民间组织完成其社会功能。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