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词条 | 布洛赫 |
释义 | 布洛赫 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 德国哲学家。学于符兹堡大学。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国外。1948年回国,任莱比锡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后任杜宾根大学教授。提出“希望哲学”,认为抽象的、摆脱了一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的人是世界的目标与哲学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同希望的需要分不开,希望是植根于人性本身中的固有的人类需要,因此人是向未来敞开的。希望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人心中希望的揭示,唤醒人类的乌托邦能力,以在实践中实现人性的理想境界。主要著作有《理解与希望》《乌托邦的精神》《希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修正》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 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就读于巴黎高师,莱比锡和柏林大学。1919年起任教斯特拉斯堡大学。1929年与费弗尔共同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1936年任巴黎大学经济史教授。1942年参加抵抗运动。后被俘,遭德国法西斯杀害。其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为历史学而辩护》一书中。是“比较历史学之父”。另著有《封建社会》、《法国农村史》等。 出处:世界历史卷 • 史 学 史 • 历史学家 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 德国哲学家。学于符兹堡大学。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国外。1948年回国,任莱比锡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后任杜宾根大学教授。提出“希望哲学”,认为抽象的、摆脱了一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的人是世界的目标与哲学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同希望的需要分不开,希望是植根于人性本身中的固有的人类需要,因此人是向未来敞开的。希望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人心中希望的揭示,唤醒人类的乌托邦能力,以在实践中实现人性的理想境界。主要著作有《理解与希望》《乌托邦的精神》《希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修正》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德 国 布洛赫(Felix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