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87646815_315/pic/jpg/gs16.jpg)
![](Images/dch/16_1487646815_315/pic/jpg/x6.jpg)
![](Images/dch/16_1487646815_315/pic/jpg/x7.jpg)
![](Images/dch/16_1487646815_315/pic/jpg/gs17.jpg)
出处:语言学卷 • 普通语言学
词条 | 关系语法 |
释义 | 关系语法 关系语法语法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珀尔马特(David M. Perlmutter)和波斯托(Paul Martin Postal,1936— )创立。从转换生成语法演化而来,旨在系统阐述语言的共性,说明自然语言各类语法结构的特征,为具体语言建立充分的语法。认为语言分析的中心概念是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等语法关系,而不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范畴标记。只有以语法关系为基本内容进行考察,才能找到各种自然语言的异同之处,建立详尽而深入的语法。所研究的关系主要有:① 名词—句子关系,如语法关系,包括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等关系;② 语义关系,包括施事、受事、工具、时间、地点等关系;③ 修饰语—名词关系,包括所有者、关系从句、形容词、制约关系等;④ 照应关系。采用一套独特的符号和公式来表达各种关系。用字母a、b代表有语法关系的成分,数字代表语法关系(如1代表主语,2代表直接宾语,3代表间接宾语),C ![]() ![]() ![]() ![]() 出处:语言学卷 • 普通语言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