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布隆斯基 |
释义 | 布隆斯基 布隆斯基(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 Блонский,1884—1941) 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就读于基辅大学。曾在莫斯科大学等校讲授教育学和心理学。十月革命后参加苏维埃学校的建设工作。1921年为教育人民委员部国家学术委员会科学教育组成员,负责拟定“综合教学大纲”。重视劳动教育,在发展苏维埃教育学特别是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儿童学”的代表。著有《劳动学校》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布隆斯基(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 Блонский,1884—1941)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1907年毕业于基辅大学历史文学系,后在莫斯科女子中学讲授教育学和心理学,1913年起在莫斯科大学任教。1921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国家学术委员会科研教学组委员。主张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生物科学。坚决反对用自我观察法来进行研究,主张用自然科学认识的一般方法——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自己的对象,即生物的行为。同时又强调人的所有形式的活动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性,科学的心理学只有作为社会科学才能存在。带有机械唯物主义倾向,如只把行为当作心理学的对象,而把意识排斥在外,否认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等。是“儿童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25年出版了《儿童学》一书,他后来主要研究心理发展问题。著作还有《心理学概论》(1927年)、《记忆与思维》(1935年)、《小学生思维的发展》(1935年)。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