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法国近代史
词条 | 布鲁斯 |
释义 | 布鲁斯 布鲁斯(Paul Brousse,1844—1912) 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可能派领导人之一。当过医生。早年从事社会主义宣传,是巴枯宁的信徒,第一国际成员。参加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流亡国外。在瑞士同克鲁泡特金组织无政府主义秘密团体。1880年大赦后回国,加入法国工人党。在1882年圣太田代表大会上同盖得派决裂,组织“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会”,成为可能派主要领导人之一。1890年阿勒曼派从可能派中分裂出去后,他所领导的派别遂称“布鲁斯派”。1905年加入法国统一社会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次年当选为众议员。著有《集体财产及公用事业》等。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法国近代史 布鲁斯(James Bruce,1811—1863) 英国外交官。1841年为下院议员,同年继父为额尔金伯爵(Earl of Elgin)。1842—1846年任牙买加总督。1847年起任加拿大总督,负责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制政府。1854年力促美参议院批准《美加互惠条约》,同年去职。1857年任英驻华全权专使,率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后又北上天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又作为英派遣使节赴日本,与日缔结《日英修好通商条约》。1859年回国,任邮政总长。次年再任驻华全权专使,率英法联军侵华,攻占天津,进击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1862年起任印度总督,死于任上。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英国近代史 布鲁斯(Stanley Melbourne Bruce,1883—1967) 澳大利亚联邦总理(1923—1929)。曾为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军中服役。退役后经营家族公司成为富商。1919年步入政界,历任众议员。总理任内,保护本国工业,促进经济发展;建立“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镇压劳工运动。后历任澳大利亚驻国际联盟代表、国际联盟委员会主席(1936年),驻英国高级专员(1933—1945),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主席(1947—1951)。1947年受封子爵,成为澳大利亚首位获得英国参议员头衔的贵族。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现代史 • 新西兰、澳大利亚现代史 布鲁斯 亦称“蓝调”。音乐体裁。为一种慢速、情调忧郁的黑人世俗音乐。孕育于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为常见的是12小节的AAB三句体结构,以Ⅰ、Ⅳ、Ⅴ级和弦为基础,旋律中强调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体裁与乐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