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X • xīnɡ • 兴
词条 | 兴观群怨 |
释义 | 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xīnɡ ɡuān qún yuàn)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最早由孔子提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谓兴、观、群、怨,是指诗可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能够帮助人们观察民风,了解社会盛衰状况;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起到团结作用;还能抒发人民的喜怒哀乐,对社会起到惩恶扬善、匡正时弊的作用。 出处:语词卷 • X • xīnɡ • 兴 兴观群怨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最早由孔子提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谓兴、观、群、怨,是指诗可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能够帮助人们观察民风,了解社会盛衰状况;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起到团结作用;还能抒发人民的哀怨,对社会起到惩恶扬善、匡正时弊的作用。这一观念,集中阐述了儒家对文艺社会功能的认识,对中国历代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发展过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