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脱疽
释义
脱疽
脱疽  古称“脱痈”。四肢末端坏死以至指(趾)脱落的疾病。一般以足趾为多见。初起时足趾麻木,有寒冷感,行走时突然疼痛,休息后则痛消失。患趾若见粟粒状黄疱,皮色紫暗,势将溃烂,溃后疮口流紫黑血水,发出臭气,疼痛加剧,其常自行脱落,并可染及余趾,疮面极难收口;若肢节脱落后渐见新肉护骨者,则为趋愈之象。按病因病机分:(1)阳虚寒凝血瘀。受冷后疼痛加剧、脉多沉细、趺阳脉(足背动脉)微细,甚至不能触及。治宜和营活血,温经通络。(2)阴虚热毒蕴结。病情发展快,得温后疼痛加剧,全身有烦躁、发热、口渴引饮、脉数等症。治宜滋阴降火,和营解毒。均可配合外治,宜用去腐、生肌、止痛药。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临床医学 • 外 科 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