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学说、思潮
词条 | 泛伊斯兰主义 |
释义 | 泛伊斯兰主义 泛伊斯兰主义(PanIslamism) 亦称“大伊斯兰主义”。伊斯兰教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之一。认为伊斯兰教为普世性宗教,不同民族、肤色、语言、国籍的穆斯林有共同的信仰,在此信仰基础上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广泛的共同体(即乌玛),在一个德高望重的哈里发领导下,捍卫、复兴伊斯兰教并反击欧洲殖民者,直至取得胜利。哲马鲁丁·阿富汗尼提出这一主张并四处宣传,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Abd alḤamiyd Ⅱ,1876—1909年在位)曾予以支持。在此思想影响下,土耳其、印度(印巴分治前)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曾兴起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泛伊斯兰运动,反抗殖民主义统治。奥斯曼帝国哈里发制被废除后,巴基斯坦思想家伊克巴尔提出新的泛伊斯兰主义观点,即哈里发制已经过时,但泛伊斯兰思想仍然有效,根据当代条件,应在尊重各国主权与领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联合体。创建于1926年的“世界伊斯兰大会”及后来出现的“伊斯兰世界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即伊斯兰会议合作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受此思想推动,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影响。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学说、思潮 泛伊斯兰主义 主张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联合组成一个世界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思潮。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地区一些伊斯兰国家。其基本主张是:(1)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和国家都应该在哈里发的领导下组成一个世界伊斯兰国家,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2)穆斯林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鉴别并接受有益的东西,摒弃有害的东西,在伊斯兰思想的基础上铸造自己的生活方式;(3)全世界穆斯林联合起来,向世界学习,同舟共济,顽强生存下去。泛伊斯兰主义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伊斯兰国家对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反对。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思潮和政策主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