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词条 | 霓裳羽衣舞 |
释义 |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 唐代宫廷乐舞。属大曲、法曲类。据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开元中,唐玄宗梦游月宫,听到仙乐,醒后只记起一半。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天宝四载(公元745年),用于唐玄宗册封杨贵妃时,自此声名鹊起。其乐曲由《婆罗门曲》和道曲构成,风格接近清商乐,采用了大曲“散序—中序—破”三段体的结构形式。每一部分所包含的个别乐曲,后世记载不一,有十八遍、二十遍、三十六段之说。“散序”为器乐演奏,散板节奏,自由舒缓;“中序”以歌唱为主,乐曲开始入拍,有节奏感,舞伎随之进入“舞之初态”;“破”以舞蹈为主,繁音急节,声调铿铮,为华彩段落,直至最后一声长引,舞乐渐收。表演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舞、群舞、道具舞等,其中尤以杨贵妃的表演最为著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有细致而生动的描述。此乐舞对后世影响深远。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