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工业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词条 | 帕金森定律 |
释义 |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亦称“帕金森现象”、“金字塔上升”。揭示社会现象的原理之一。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1909—1993)在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中提出。帕金森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会使其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会导致那个能干的人成为自己的对手;第三条路最适宜,因为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就可以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该定律不仅在官场中出现,在很多组织中也能看到。 出处:心理卷 • 工业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帕金森定律 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英国学者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1909—1993)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故称。通过对人类史上官僚机构的考察,于1958年出版《帕金森定律》一书。认为官僚机构一旦组建完成,总是会自我膨胀,包括行政层级不断增加,叠床架屋,直到组织庞杂无比;行政人员也主动创造工作,膨胀业务,将所有可用时间占满。官僚系统因此每每不断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淖。 出处:经济卷 • 公共管理 帕金森定律 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由英国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1909—1993)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认为行政官员为完成某项任务往往制定出一套烦琐的实施方法,并在任务已不再需要的条件下仍然采用。包括两条公理:(1)行政官员要求增加下属人员而不愿增加同级竞争者;(2)官员相互提供对方工作需要的借口,从而不断扩充庞大的官僚机构。根据该定律,即便任务减少,官僚机构仍会扩大。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行政学 • 行政管理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