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粘;贴。古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挂镜帖花黄。” 另见tiě,tiè。
出处:语词卷 • T • tiē • 帖
词条 | 帖 |
释义 | 帖 帖(tiē) ❶安定;顺从。如:安帖;妥帖;帖服。《隋书·河间王弘传》:“州境帖然。” ❷粘;贴。古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挂镜帖花黄。” 另见tiě,tiè。 出处:语词卷 • T • tiē • 帖 帖(tiě) ❶一种文告。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❷小柬;帖子。如:柬帖;名帖。 ❸妇女置放缝绣用品的纸夹,形似卷宗夹。孟郊《古意》诗:“启帖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❹旧时一种钱票的名称。 ❺指中药的方剂。因亦以为量名。如:一帖药。 另见tiē,tiè。 出处:语词卷 • T • tiě • 帖 帖(tiè) 书法的临摹范本。如:碑帖;法帖;字帖。 另见tiē,tiě。 出处:语词卷 • T • tiè • 帖 帖 ❶加官。南朝甚重帖职,谓之带帖,视本官轻重及其人门资高低加领他职,使望实相当,文武相配。宋、齐时,吏部尚书一职较前为轻,遂不加常侍,而帖以骁骑或游击。侍中而领骁骑,则望实清显。 ❷官府文书。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宋诸州行下属县公文,不用“符”则用“帖”,其他上级官府对下属,亦可用帖。《庆元条法事类》有“帖式”。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