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词条 | 席力图召 |
释义 | 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 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旧城的石头巷。兴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六年,达赖三世于呼和浩特逝世,遗嘱希迪图噶布鸠坐床主持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事务,并寻找转世灵童。希迪图噶布鸠遂成席力图(首座)一世。二十九年,席力图一世送达赖四世入藏,对席力图召进行改扩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席力图四世又扩建。三十四年,康熙征讨噶尔丹凯旋至呼和浩特,驻席力图召,赐名“延寿寺”。寺内大殿藏有108部蒙、藏两种文字的《丹珠尔》经卷。寺中覆钵双耳白塔和御碑亭享有盛名,在建筑艺术上有重要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席力图召 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席”,汉名“延寿寺”。藏传佛教庙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旧城石头巷北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建。后又屡经重建或改扩建。布局采用汉式佛寺院落形式,主要建筑则运用藏式。山门前有牌坊,山门内左右有钟鼓楼和东西庑殿,正中为菩提殿。殿以北分三路:中路前为主殿大经堂,后为佛楼;东路和西路均前为佛殿,后为活佛和喇嘛住宅;东路前还有塔院。大经堂依次由柱廊、经堂和大佛殿组成。柱廊面阔七间、进深一间;经堂面阔和进深均为九间,中部三间两层贯通覆歇山顶;大佛殿及其后面的九间佛楼已毁。塔院内有白石雕砌覆钵式喇嘛塔,高约15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中国建筑历史 席力图召 亦称“舍利图召”、“锡勒图召”。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寺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传说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护送达赖四世返藏坐床时,曾坐过达赖的法座(藏语称“席力图”),故在归后改寺名为“席力图召”。清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途征归化,赐寺名为“延寿寺”。碑亭内立有康熙时平定准噶尔之纪功碑,叙及该寺的功绩。雍正十二年(1734年),该寺五世活佛被授为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掌本地黄教大权。历经修缮和扩建,由原面阔进深仅三间的小庙,渐次扩大为五进,有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及山门前的大牌楼。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