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席勒
释义
席勒
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  奥地利画家。1906年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16岁就被视为绘画奇才,但因不愿受学院陈规约束,两年后离去。1909年,结识克里姆特,创作上受其影响,把分离派装饰趣味与印象派明朗色彩结合起来。1910年后,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作品用紊乱遒劲的细线勾勒出情欲激荡的裸体人物,夸大关节、头手等部位,增强瘦骨嶙峋的感觉,画面具有压抑、痛苦、挣扎的气氛。油画、水彩画和素描兼擅。是奥地利最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之一。作品有《家庭》、《仰卧的女人》、《死神与少女》、《母亲和两个孩子》等。
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外国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德国剧作家、诗人、文学理论家、新人文主义教育家。生于贫困市民家庭。曾学习法律和医学。青年时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1789年任耶拿大学教授。1794年后与歌德交往甚密,曾合办《时代》杂志。在西方美学史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美育”概念。认为审美在人类文化价值体系中具有崇高地位,其中包含的真与善是人从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状态的中间环节。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克服由劳动分工和社会等级所造成的人性分裂,实现精神的解放、人性的完善以及社会的改造。著有《审美教育书简》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德国剧作家、诗人。学过法律和医学,当过军医。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代表作《阴谋与爱情》,反映德国市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恩格斯语)。艺术理论方面写有《论悲剧艺术》《审美教育书简》等,把艺术分为表现现实的“素朴诗”和表现理想的“感伤诗”,即分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认为悲剧表现哀痛事件,引起人的悲悯,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完整性、持续性和体现人的自由、理性、尊严的动机;倡导审美教育,认为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由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由理性的人变成审美的人,从而使社会得到改造。
席 勒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席勒Ferdinand Canning Scott Schiller1864—1937  英国哲学家,实用主义者。1903—1926年在牛津大学任教。1929年去美国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其思想特点是强调哲学以人为中心,自命为古希腊智者派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学说的继承者。认为实用主义是人本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运用。人所面对的世界是存在于人的经验之中的世界;经验是全部体验的总和;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的选择经验材料,构成实在。从这种观点出发,论证真理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主要著作有《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研究》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英 国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德国剧作家、诗人。生于贫困市民家庭。学过法律和医学。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早期剧本《强盗》,歌颂一个向封建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代表作《阴谋与爱情》,通过宰相的儿子和穷提琴师的女儿的恋爱悲剧,反映德国市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冲突,“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恩格斯语)。在艺术理论方面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写有《论素朴诗和感伤诗》、《论人的审美教育》等美学论文,认为通过审美教育,能使人提高境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从而使社会得到改造。1794年后与歌德交往甚密,曾合办《时代》杂志。著有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等。主要诗作有《欢乐颂》、《大钟歌》及许多叙事诗和思想诗。
席 勒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德 国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德国剧作家、诗人、美学家。中学毕业后被迫进入欧根公爵以严酷著称的军事学校,学习法律和医学。青年时代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剧本《强盗》,歌颂一个向封建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代表作《阴谋与爱情》,通过宰相的儿子和穷提琴师的女儿的恋爱悲剧,反映市民和封建统治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还写有《论悲剧艺术》《美育书简》《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等美学论著,认为通过审美教育,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从而使社会得到改造。1795年与歌德合作,合办《季节女神》杂志,同时进行文学创作。还著有剧本《华伦斯坦》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斐爱斯柯》、《唐·卡洛斯》、《威廉·退尔》等。主要诗作有《希腊众神》《欢乐颂》《大钟歌》等。其中《欢乐颂》号召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使生活充满欢乐,后被贝多芬用作《第九交响曲》的合唱歌词。
席 勒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