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历 法
词条 | 波斯历 |
释义 | 波斯历 波斯历 指古代波斯和中亚地区特有的历法。一种阳历。平年365天,年分12月,每月均为30天,所余5天附于年末。每隔120年置30天的闰月于年末。一年始于春分,有六季:春季45天,夏季60天,收获季75天,秋季30天,冬季80天,初春75天,共365天。公元7世纪波斯萨桑王朝国王伊嗣俟(Yezdigird III)登基(公元632年)后,将该历提升为官方历法。阿拉伯天文学家奥马尔·海亚姆(Omar Khayyam, 1048?—1131?)在实测基础上,于1079年前后提出阳历置闰方案,即每33年8闰制。步骤是4年1闰7次和5年1闰1次,使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4天,这比回归年(365.2422天)略长30秒,使历法精度显著提高。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历 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