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词条 | 泰山刻石 |
释义 |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 亦称《封泰山碑》。秦代篆书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绩而撰文书刻的石碑。四面环刻,前三面是秦始皇时刻,第四面是秦二世于元年(前209年)东行郡县时所刻的诏书和从臣姓名。传均为李斯书。字形工整,笔画圆健,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标准字体,即“小篆”。石至明代,只存29字,清乾隆时遭火,仅存残石约10字。今存山东泰安岱庙。传世有明代安国旧藏北宋时全石拓本,有165字及53字本,以后者为著。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泰山刻石 亦称《封泰山碑》。秦代篆书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立于泰山之巅。刻石四面有字,三面为秦始皇诏书,一面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诏书与从臣姓名。书体为典型的小篆,相传皆李斯手笔。后刻石坠入荆棘草莽之中。明嘉靖年间,北京人许庄发现后移置碧霞元君祠,时仅残存篆书29字。后几经波折,仅存残石2块,篆刻10字。刻石残高、宽均约34厘米。又北宋拓本有165字传世,《史记》则载有全文,对于研究中国碑刻源流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碑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