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平则各得其所 |
释义 | 平则各得其所 平则各得其所 清初唐甄的社会平等观。“平”指天地万物中存在着的客观规律:“天地之道故平”,认为“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不平以倾天下”(《潜书·大命》)。认为只要是人的一分子,每个人对情欲的要求是同一的:“天地虽大,其道唯人;生人虽多,其本唯心;人心虽异,其用唯情;虽有顺柔刚逆之不同,其为情则一也。”(《潜书·尚治》)断言:“虽贵为天子,制御海内,其甘菲食,暖粗衣,就好辟恶,无异于野处也,无不与民同情也。”(《潜书·抑尊》)“好游”、“好色”、“好财”、“好宫室”等等方面的各种情欲,都是“人之恒情”,与天子并无差别,“人亦孰不欲遂其情!天子虽尊,亦人也”(《潜书·善游》)。这是一种抽象的平等论,但在明清之际,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是明清之际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在政治领域中的折射。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