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词条 | 平城遗址 |
释义 | 平城遗址 平城遗址 北魏早期的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市区。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迁都于此,至太和十八年(494年)再次迁都洛阳,以平城为都历6帝97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曾多次调查和试掘。北魏平城是在汉平城县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分宫城和郭城,宫城位于北部。郭城南郊有明堂辟雍,遗址周环水渠,外径289~294米,内径255~259米,中央为正方形夯土台,边长42米,高约2米,出土有瓦当、筒瓦、板瓦和建筑石料等。城西武山南麓有始凿于当时的云冈石窟,北约25千米处有方山永固陵,城的附近有贵族大墓,如司马金龙墓、元淑墓、高悦墓、丹阳王墓、敦煌公墓等都已经发掘。出土遗物带有鲜卑文化的特点,又有汉文化因素,反映出民族文化的融合。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