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P • pínɡ • 平
词条 | 平水韵 |
释义 | 平水韵 平水韵(pínɡ shuǐ yùn) 原为金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是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别称,因刊行于此,故名。有两种:一种将宋《礼部韵略》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并合,又原不同用的上声“迥”、“拯”二韵,去声“径”、“证”二韵,亦各并为一部,共一百零六韵: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廿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其韵目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张天锡《草书韵会》及宋阴时夫《韵府群玉》,为元、明、清以来“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沿用至今。又一种分一百零七韵,上声“迥”、“拯”不并,为宋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本。刘书不传,其韵目见于熊忠《古今韵会举要》。 出处:语词卷 • P • pínɡ • 平 平水韵 原为金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平水是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别称,因刊行于此,故名。有两种:一种将宋代《礼部韵略》注明同用之韵悉数并合,又原不同用的上声“迥”“拯”二韵,去声“径”“证”二韵,亦各并为一部,共106韵,上下平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其韵目见于金代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张天锡《草书韵会》及南宋阴时夫《韵府群玉》,为元、明、清以来近体诗押韵的依据,沿用至今。又一种分107韵,上声“迥”“拯”不并,为南宋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本。刘书不传,其韵目见于熊忠《古今韵会举要》。 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