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社会学
词条 | 自我实现预言 |
释义 | 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个体最初确定并引起新的行为,后又成为真实的预言。个体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一个典型例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1933— )、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率先应用于课堂研究,发现教师期望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社会学 自我实现预言 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该对象最终行为达成人们期望的现象。源自古希腊的一个寓言,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用毕生心血雕刻了一个少女雕塑,在接近完工时他爱上了自己的作品,强烈地盼望少女能够变为活人,最后梦想成真,达成心愿。基本作用路径是,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影响了自己对他人的行为,他人感知到这样的行为表现蕴含的期望和意义,并最终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对其的期望。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出处:管理学卷 • 组织行为学 • 个体心理特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