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个体社会心理
词条 | 自我监控 |
释义 | 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regulation) 亦称“自我监督”、“自我检效”。监察、调整自己的行为来符合情境规范或他人期望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斯奈德(Mark Snyder,1947— )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他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印象管理,他们不是通过把注意力投向内部(真实)的自我来调控行为,而是更加注重他们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他把这一类高度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人称作“自我监控者”。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更倾向于关注他人的活动,行为更符合习俗。可以推断高自我监控者会在管理岗位上更为成功,因为它要求个体扮演多重甚至相互冲突的角色。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个体社会心理 自我监控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敏感程度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影响组织行为的一种人格因素。高者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轻易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公开的角色与真实的自我可以表现大的差异,表现出高的适应性;低者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中都表现出真实的态度和特征,在公开角色和真实自我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目前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是高自我监控者在管理岗位上更为成功。 出处:管理学卷 • 组织行为学 • 个体心理特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