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学说、流派、运动、事件
词条 | 非学校化 |
释义 | 非学校化 非学校化(deschooling) 现代西方否定现存学校的教育思潮。20世纪60—70年代起源于美国。主要代表为伊里奇和赖默(Everett W. Reimer,1910—1998)。认为现代社会邪恶与痛苦的根源是“价值机构化”。学习本身是一种价值,可一旦通过学校教学,人便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将学习责任从个体转到学校,自身学习丧失价值,导致学校价值机构化。提出废除现代学校制度,主张以便于自学的“学习网”(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剧院、工厂、农庄等场所)取而代之,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使学习者易于获得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非学校化社会”或“学习化社会”。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学说、流派、运动、事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