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奴制
释义
农奴制
农奴制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封建领主占有土地,并以奴役性条件把土地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世代耕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迫使农奴提供劳役或缴纳实物或货币地租,并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中世纪时,农奴制在欧洲各国占主要地位。15世纪时,西欧多数国家基本上废除了农奴制;在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到19世纪中叶才废除。中国西藏地区,于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时,彻底消灭了农奴制。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外国经济史
农奴制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封建领主占有土地,并以奴役性条件把土地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世代耕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迫使农奴提供劳役或缴纳实物或货币地租,并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中世纪时,农奴制在欧洲各国占主要地位。15世纪时,西欧多数国家基本上废除了农奴制;在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到19世纪中叶才废除。中国西藏地区,于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时,彻底消灭了农奴制。
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历史唯物主义
农奴制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封建领主占有土地,并以奴役性条件把土地作为份地分给农民世代耕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迫使农奴提供劳役或缴纳实物或货币地租,并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中世纪时,农奴制在欧洲各国占主要地位。15世纪时,西欧多数国家基本上废除了农奴制;在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到19世纪中叶才废除。中国西藏地区,于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时,彻底消灭了农奴制。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国 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