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N • nónɡ • 农
词条 | 农战 |
释义 | 农战 农战(nónɡ zhàn) 亦称“耕战”。中国历史上重视农业生产和战争,并使两者互相结合的经济、军事思想。《商君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出处:语词卷 • N • nónɡ • 农 农战 《商君书》篇名。论述以耕战为治国大政方针。认为立国之本在修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主张以“刑赏”的两手,辅之以“壹教”,使民众专力从事于农业生产、投身于战争行动,即此便为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所谓“壹教”,即尊重和奖励农战之士,打击妨害农战的所有人与事,视游士、商贾、技艺之民和以“读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为内容的文化教育活动,会导致国家贫困和危难,必欲彻底扫除。强调社会评价应当偏向于拼搏在生产和战争第一线的农民与战士,尽量减少不事生产之人,却也否定了知识生产和道德活动的价值。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论著、刊物 农战 亦称“耕战”。中国历史上重视农业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结合的经济、军事思想。《商君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鞅认为只有淳朴的农民,才能成为勇敢作战的好兵。主张尊重农战之士,打击妨害农战的“奸民”,做到“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商君书·算地》)。韩非也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五蠹》)主张奖励耕战,打击不利于耕战的五种社会势力(即“五蠹”)。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