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英国近代史
词条 | 宪章运动 |
释义 | 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 英国工人阶级争取实行《人民宪章》而开展的政治运动。“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6页)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迅趋高涨。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提出致国会请愿书,1838年协会公布了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人民宪章》,提出成年男子普选权等六项政治要求。各地工人纷纷集会,热烈拥护宪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也投入运动,力图把运动纳入改良轨道。宪章运动的右翼的“道义派”,以洛维特(William Lovett,1800—1877)为领袖,主张合法斗争;左翼称“暴力派”,但领袖奥康瑙尔、奥布列恩(James Bronterre O’Brien,1805—1864)等人认为革命斗争主要是自卫的手段,时常表现动摇。只有哈尼、琼斯等少数工人领袖比较坚定,主张武装人民实行起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积极支持、并通过哈尼和琼斯来指导宪章运动。运动曾3次达到高潮。第一次(1838—1839)在请愿书上签名者约128万人;第二次(1842年)有330万人左右,除要求实行普选等政治要求外,还要求减少工时、提高工资等;第三次(1848年)签名的有197万人。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工人的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相继被镇压,领袖们也横遭逮捕和处刑。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教育了英国工人阶级,也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这次运动和法国里昂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工人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英国近代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